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,是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、加快花园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,以大数据共享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式处置、粗放型整治向主动式防范、精细化管控转变,是完善城市治理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突出,智慧城管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应急、智慧旅游、智慧养老、雪亮工程、数字海岛、数字乡村等智慧项目纷纷落地,提升了城市管理服务和群众获得感。但是,离城市精细化管理还有差距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平台边界不清。相关部门之间管理职责既有交叉、又有盲区,管理与执法脱节、甚至倒置,未完全实现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,管理无缝隙、责任全覆盖”。
二是数据共享不足。部门分割、条块分割的小数据中心建设体制,造成众多的信息孤岛,大数据价值未能得到高效利用,建设的平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不足。
三是开发深度不够。一些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管理基本以政府部门为主,对于服务公众需求,考虑不够全面,大部分程序缺乏移动端的应用支撑,无法实现为公众带来生活便利的目标。同时,部分应用程序仅停留在信息分发层面,未能通过信息的有效利用形成生产力。
为此,我们建议:
一、构建城市管理“一张网”
在管理体系上,应建立起科学决策体系,发挥市城管局对城市综合管理的指挥、统筹、协调、监督作用,落实“大城管”治理格局,厘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,管理无缝隙、责任全覆盖”。横向上,将多个行业和部门所管辖的城市部件、事件纳入智能化管理范畴;纵向上,整合全市城市管理部门、街道、社区、小区(村)四级单位城市管理网格数据资源,做到定人、定时、定岗、定责和管理单位、责任人、联系电话等信息的细化录入,实现一网精细管理。
二、建立共享数据“一个库”
共享城市综合领域相关部门数据,构建横向汇聚城市管理领域相关部门、纵向贯通县(区)和街道(乡、镇)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数据体系,有效推动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各类数据全面汇聚、深度融合,破除“行业壁垒”、“数据孤岛”,促进数据资源深度挖掘、高效利用,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撑。城市管理充分运用“云、网、数、端”技术架构优势,依托资源整合、数据共享和信息手段,在不断完善更新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基础上,将全市城市管理部件的精确位置、主管部门、权属单位、规格型号、现状照片等属性全部建成数据库,形成每一个城市管理部件唯一的标识编码。信息采集员在巡查采集过程中,通过移动端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准确地上报至平台系统,平台系统根据定位信息和城市问题标识编码,快速查出相关城市部件的产权单位等信息,及时进行派遣处置,提升流转处置效能。
三、打造运行态势“一块屏”
运用数据可视化手段,对城市管理相关数据进行同比、环比的统计和分析研判,通过城市综合管理指挥大厅显示大屏,对城市管理涉及的各类关键要素、指标数据、分析结果、趋势预测等进行动态叠加、集中展示,找出城市管理多发问题、易发区域、高发时段,以及市民群众举报集中的事项和区域,形成描绘城市动态的“热点地图”、“黑点地图”,全面掌握城市运行态势,监督各行业管理情况,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与执法措施,提前预防、主动应对,提高城市管理与执法的精准性,真正做到 “数据融进来,服务更精细。”
四、实现便民应用“一站式”
开发统一的智慧舟山App,应融合交通、旅游、卫生、教育、住房、社区等领域的智能App应用于一体,为公众提供全面的便携式、智能化服务。并与本地主流媒体、社会APP合作联动,建立对接接口,对市民群众在各类社会APP上反映的诉求问题,通过接口及时推送至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化平台,直接立案、派遣和流转处置,并及时反馈处置结果,形成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城市管理的互动模式,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管理的“参与者”,对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,大家拿起手机随手一拍,通过智慧舟山App或各类社会APP反映上传,并实时查看案件办理情况,督促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快速处置和办理。(供稿人:胡恩凯 发言人:林立)